中医诊断学科1986年被授予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8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是我校较早获准的硕士学位授权点之一。为安徽省重中之重学科(中医学学科)、国家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建设学科(中医学学科)的主干二级学科之一。学科所在的中医学专业2004年被评为安徽省教改示范专业,2008年成为第一批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中医学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中医诊断学课程1999年被评为安徽省重点课程,2006年被遴选为省级精品课程,2008年成为第一批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中医学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中医诊断学课程1999年被评为安徽省重点课程,2006年被遴选为省级精品课程,2010年被认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优势学科继续教育基地,2012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3年被评为省级B类重点学科,2014年所在学科的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
学科先后承担国家级教学研究项目1项,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5项,主编、副主编与参编各级各类教材及学术专著20余部,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中华中医学会学术著作一等奖1项、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参与国家“973”计划项目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项目2项;承担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6项,科研经费30余万元。上个世纪80年代,与解放军105医院合作研制成功慢性胃炎新药:“益胃舒”、“养胃舒”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先后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医药科技进步四等奖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明专利1项。
本学科积极探索中医诊察和辨证规律,在已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的研究方向。证候实质及辨证微观化的研究是在中医传统辨证的基础上,以脏腑病证为研究重点,应用现代临床检测及实验分析技术,深层次、多指标地研究脏腑疾病辨证规律,以阐明中医证候本质。本学科在理论基础、临床诊疗和动物实验多方面开展了研究,获得了较大的进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证候规范化的研究以肺系疾病为切入点,对肺系疾病证候规范化进行深入研究,在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分度诊断标准研究、中医肺系名词术语界定、证候研究的层次论和阶段论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四诊及其客观化的研究在临床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应用微循环检测技术、生物机能信号检测技术、心功能、肺功能检测和脉象检测技术对望诊、脉诊及脏腑功能等检测指标开展客观化研究,逐步建立中医计量诊断方法,为深入阐释中医病证的病理生理特点提供检测依据;其次以新安医学为中心,借助安徽省新安医学研究中心及学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研究新安医家医籍的诊法特色及临床辨证思想特色。
学科组成员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及以下5人。其中安徽省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安徽省教学名师1人、安徽省优秀教师1人、安徽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安徽中医学院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从年龄结构来看,50岁以上2人,40-50岁3人,40岁以下者5人,分布较为合理;从学缘结构丰富多样,团队的学历、职称层次高,综合实力强,学缘结构合理,师资配置比例合理,逐步形成了年龄、学历、学缘、知识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教学与科研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