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风采 · 正文

教师风采

温病学教学团队
来源: 发布日期:2024/10/22 点击量:

一、团队概况

1959年建校,设立中医学专业开始便开设温病学课程,一直至今已60余年。温病学科奠基人是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新安王氏医学传承人王乐匋教授。历经全国知名教授李洪涛、范仁忠、刘兰林几代学科带头人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在教学、科研及临床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教研室1994年被评为全省高校教学先进单位,温病学课程2007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所在学科2008年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2009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2012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4年获批安徽省教学团队,2021年成为全国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核心课程《温病学》课程联盟理事单位,2021年被评为省级线上课程,2022年建设省级教学资源库,2023年被评为省级线下一流课程。

                                                                                       温病学课程奠基人、国家级名老中医 王乐匋教授

二、师资队伍

团队拥有刘兰林安徽省名中医工作室、施卫兵安徽省名中医工作室,为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温病分会副会长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副主委单位,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脏病学与感染病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现有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1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1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肺病重点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7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安徽省“特支计划”创新领军人才1人,安徽省名中医2人,安徽省教学名师1人,安徽省优秀教师1人,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1人,安徽省最美医生1人。教研室现有专职教师5人,兼职教师5人,教师博士学位占比100%,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3人。

温病学教学团队全体教师合影

三、教学研究

5年来,团队成员承担教学任务共计3240学时。在教学方法上开展了四阶段模块化、翻转课堂、案例教学、对分课堂、课程思政、知识图谱、数字化智慧教学等一系列研究,主持省级校级教研项目15项,发表教研论文20余篇。团队主持教学成果“中医经典省级精品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实践”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以提升临床能力为导向的《温病学》多模块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获安徽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案例教学引入温病学课堂教学的实施”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在教材建设上,积极参与国家级教材的编写工作,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温病学》副主编单位,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温病学》《温病学说理论与实践》副主编单位,中医药学“十四五”高级丛书《温病学》副主编单位,五版温病学教材唯一副主编单位。2021年副主编教材《温病学》获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在课程建设上,以《温病学》省级精品课程和线上课程建设为抓手,构建网上课程学习平台,并主编《新安医学温病论治丛书》《新安医学疫病防治丛书》等,强化新安医学特色教学。在教学资源上,建立省级教学资源库,统筹课堂、智慧树、学习通、校企协同育人。在对外交流上,团队顾问刘兰林教授多次赴国际经方班(新加坡站)经方与疑难杂病研讨会、“一带一路”背景下世界中医药高峰论坛、全国中医四部经典及其临证指要师资研修班、长三角中医经典工作坊学术会议等进行温病主题报告,并带教培养新加坡中医学院、马来西亚中医师公会、马来西亚亚洲技职学院硕士研究生10余人。

温病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对中医学专业人才崇高医德品格、人文素养的培养,把思政教育和医德医风教育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大医精诚”“一腔浑是活人心”“功同良相”“宅心仁慈”等医德医风教育温病学教学通过多模块混合式教学法的实施,使学生知道如何做中医临床专业核心课程学习的主人,并且乐于主动探寻、思索和挖掘课程相关内容及其前沿知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都有了较大提升,参与意识明显增强,课堂气氛热烈,让相对枯燥的中医理论变得富有活力和生机。学生学习效果显著,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近5年指导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获三下乡社会实践共青团中央奖励13项。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显著,指导本科生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0余项。指导学生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学术年会等各类学术会议,并做学术报告交流。

四、科学研究

团队形成了“温病经典理论阐释与现代研究”、“新安医学温病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及实验研究”和“中医药防治各类感染性疾病研究”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团队顾问刘兰林教授学术上首创寒温融汇的三维辨证理论,归纳凝练出外感病的52个证谱类型,得到国内外中医学者的广泛认可和多次引用。对伤寒和温病、外感和内伤、经方与时方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临床上倡导温病学理论不仅可诊治外感热病,同时也可诊治内伤杂病。擅长运用温病学治法方药治疗妇科经带病、内伤情志病、囊肿结节病、面斑痤疮病、外感热性病等,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团队教师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项目、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人才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安徽省高校协同创新项目、安徽省中医药传承创新科研重点项目、安徽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等课题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二等奖 、三等奖各2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全国中医药博士优秀论文一等奖2项。团队教师先后主编出版了各种专著,包括:《新安医家温病学术特色与临证经验》《新安医学疫病论治粹要》《新安医学疫病方药撷菁》《新安医学疫病医案医话》《时病论临证精解》《陈嘉谟炮制学术思想与方药应用》《全国中医肝病流派研究联盟系列图书》《安徽名中医临证精粹》《安徽国医名师临证精粹》《新安医学论治肺系传染病撷要》等。


上一条:储全根教授名师工作室
下一条:中医诊断学教学团队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版权所有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合肥市新站区龙子湖路350号(少荃湖校区) 230012

电话:0551-68129429 邮编:230038 皖ICP备020526号